凝心聚力促跨越 履职尽责惠民生
时间:2014-04-12 浏览:1748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质监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侧记
□ 本报记者 欧阳维民 刘 艳
编者按: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这里山青峰奇、风光绚丽,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俗风情淳朴浓郁,世界自然遗产荔波的大小七孔就在其境内。1915年与茅台酒同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奖的“都匀毛尖”已成为该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并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之列。
黔南州质监工作历来得到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2009年8月,时任质检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支树平(中)到黔南州质监局实地察看干部职工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情况。图为黔南州质监局局长潘海辉(左一)向支树平汇报工作。
黔南州质监局积极贯彻落实质检总局“十二字”工作方针,始终把抓质量、保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图为2013年1月10日,黔南州质监局局长潘海辉(左三)带队深入贵州福泰化工有限公司开展春节前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活动。
在这片多民族和谐共居的土地上,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质监局(以下简称黔南州质监局)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创新性地开展质监工作,在扎实推进质量兴州,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全州实现“提速转型、跨越赶超、富民强州、同步小康”的征程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荣获“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质检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黔南州十佳民营经济服务部门”,“黔南州文明单位”,2009~2013连续5年荣获黔南州“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获“贵州省质监局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及“黔南州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
据黔南州质监局局长潘海辉介绍,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对质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政策、规划、土地划拨、资金配套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得益于工作定位准确,服从大局、服务发展,找准了质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来开展工作;得益于该局领导班子团结、得力,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奋斗。2010年,时任贵州省质监局局长张梓钟到黔南调研时指出:“黔南州质监局的领导班子非常团结,不内耗,不折腾,没有让省局党组操心。”在2013年民主生活会上,省质监局机关党委书记黄中敬高度评价了该局领导班子建设:“黔南州质监局党组班子团结、和谐,相互支持,分工合作,氛围好,是一个凝聚力强、战斗力强、执行力强的班子。”近年来,该局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在质量监管、品牌战略、计量、标准化、服务企业、执法打假、技术机构建设等方面大做文章,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供有力支撑,做质量坚定的守护者,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政府重视 质量兴州深入推进
多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坚持把保障质量安全、提高质量水平作为实现黔南州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紧抓不放,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全面推进质量工作的开展。2009年,州政府制定出台了《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州开展“质量兴州”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深入开展质量兴州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州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印发黔南州质量兴州工作2010年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将质量兴州工作纳入了政府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将质量兴州工作由过去的单项考核纳入年度目标考核。2012年~2013年,州政府相继出台《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全面推进质量兴州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南州推进质量兴州工作任务分工实施方案》,为质量兴州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黔南州质监局局长潘海辉说,正是有了州、县两级党委、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及政策支撑,对该局推动各项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州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质量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州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明显提高,2013年全州主要工业产品合格率较2012年有较大提高;工程质量稳步提升,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工程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到了100%,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也达到了98%以上;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交通、通讯、旅游、卫生等服务行业通过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各类投诉处理率达到了100%;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通过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环境质量较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改善。该州的质量兴州工作基本形成政府重视、质监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服务发展 简政减负务实为民
目前,黔南州正处在提速转型、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在黔南提速转型的大背景下,黔南州质监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加快发展。2009年,黔南州质监局出台《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主动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11年至2013年,该局出台了《黔南州质监系统服务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十三条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措施,要求全系统切实履行质量技术监督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安全监察三大职能,把质监系统建成依法行政的“法制部门”、为民亲商的“服务部门”、实干有为的“责任部门”和公正廉洁的“阳光部门”。同时,积极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节假日预约、开辟绿色通道等服务,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及微型企业开辟特别通道,实行随到随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上门服务等工作制度,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民服务。今年2月,该局还就认真履行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行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做到勤政廉政等5个方面向社会各界作出公开承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3年,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服务微型企业发展,黔南州质监系统为小微企业减免各类办证、检验、检定、检测等费用共计100万元以上。
2013年,按照黔南州委提出的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的要求,质监服务窗口成建制进驻黔南州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所有行政审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在州政府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受理、办理、办结,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同时,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环节,大幅度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各项许可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50%以上,压缩后的承诺办结时限提前办结率为30%以上,实现了行政审批的大提速。
黔南州委书记龙长春对该局的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赞扬:“黔南州质监局这一做法很好,州直有关部门应向州质监局学习,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注意总结推广经验,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黔南州打造成为全省政务环境最好的投资热土。”
今年以来,按照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开展领导干部“分组联片区、个人结穷亲”活动,黔南州质监局党组成员分别带队,组成6个工作组,深入基层乡村、田间地头,察实情、接地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为当地老百姓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潘海辉说:“老百姓和企业的所需所想,就是我们质监工作的努力方向,只有真正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手拉手,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接触,实打实办事,才能既让老百姓受益,又让老百姓满意。”
品牌带动 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培育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企业,打造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品牌带动战略”具有推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质量提升的积极带动作用。黔南州质监局紧紧牵住了“品牌战略”这个“牛鼻子”,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带动企业转型升级,服务该州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011年,黔南州政府出台的《黔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5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名牌培育和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名牌和省级名牌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和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大的名牌企业……到‘十二五’期末,争创中国名牌产品2至3个,省名牌产品达到35个……”的目标。同时,黔南州各级政府为进一步调动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了创建名牌产品的激励机制。据统计,黔南州各级政府对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等称号的企业累计奖励达100多万元。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黔南州品牌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黔南州质监局围绕白酒、药品、建材、特色食品等民族特色产业筛选重点培育对象,制定名牌培育计划,并定期走访帮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赢得了企业的好评。同时,该局在名牌产品相对集中的县(市)积极推动当地政府创建全国、全省知名品牌示范区,福泉市创建磷及磷化工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都匀市创建都匀毛尖茶知名品牌省级示范区,省级已通过文审论证并批准筹建,质检总局已受理福泉市的申报待文审论证。
通过实施品牌带动、示范区创建战略,近3年来,黔南州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数已达43个,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同时,都匀毛尖茶、罗甸艾纳香、龙里刺梨、惠水黑糯米酒、罗甸火龙果、独山盐酸菜等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极大地提升了黔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通过品牌创建,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计量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些产品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标准引领 助推产业良性发展
黔南州质监局围绕地方产业特色,为特色产品把脉,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在全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中,该局从长顺刺梨干酒、龙里刺梨、罗甸艾纳香、都匀毛尖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入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有机认证示范作用,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近5年来,先后制定和发布了47个地方标准、组织参与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1个,推动地方特色(烤烟、茶叶、辣椒等)产业做大做强,为州政府建设“20个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富民工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3年,黔南州质监局积极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项目,通过努力,共有8个项目(包括特色种植、养殖、旅游服务、标准化良好行为等)获得省质监局确定立项。其中6个省级第四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个省级第三批服务标准试点项目,1个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均取得了明显的实施效果。
该局指导福泉市磷肥厂有限公司、瓮安县兴龙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共同组织制定《硅钙肥》企业联盟标准,牵头组织福泉、瓮安的4家硅钙肥生产企业自愿结成标准联盟,这是贵州省内第一个企业联盟标准,标准的实施为企业控制产品质量、规范生产行为、解决市场准入等提供了统一的判定依据和执行标准。
监管有力 两大安全保障到位
多年来,该局把特种设备、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切实维护全州特种设备、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构筑了一道保障民生的安全堡垒。
随着黔南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种设备数量越来越多,与之相对的是监管力量的薄弱,如何化解这一矛盾?黔南州质监局运用现代监管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形成特种设备多元共治格局,全力构建全州特种设备监管体系,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做出有益探索。一是建立监管机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与质监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多年来,该局积极向政府领导请示、汇报,得到了政府的理解和重视,形成良好的监管机制。二是组建应急救援队伍,该局率先在全省组建电梯专业救援队伍,其中贵定、瓮安县政府专门下文成立了电梯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县长担任电梯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将电梯救援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应急救援体系。三是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权限下放到基层质监部门,方便企业就近办理登记注册。四是搭建特种设备监管平台,对学校、宾馆、医院等公共聚集场所等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进行重点监控。通过多元共治,有力保障了全州特种设备安全,连续5年被地方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近年来,该局认真开展了以面条、饮用水、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茶叶等12类产品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了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升级改造的帮扶力度。从2013年该局对全州获证企业和小作坊监抽的情况来看,对粮食加工品、调味品、饮料、酒等25类35种产品进行了抽检,合格率较往年有较大提高,全州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态势稳定趋好,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计量惠民 强化监管主动作为
计量是社会公平、正义之桥,计量工作既事关民生,又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黔南州质监局近年来围绕民生计量和能源计量深入推进计量工作。在民生计量方面,大力推进计量进超市、加油站、医院、集贸市场、新区、学校等活动,充分发挥了计量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民生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以来,该局深入推进“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把计量惠民工作的范围和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在能源计量方面,该局围绕省、州重点用能单位扎实推进能源计量工作,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及数据采集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和帮扶力度。目前,全州已有贵州瓮福集团、贵州天福化工、贵州川恒化工等7家规模企业通过了省级能源计量审查工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技术支撑 加大投入重点明确
“靠技术支撑,凭数据说话”是质监部门的特点,技术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是质监部门的“底气”所在。为此,黔南州质监局多年来十分重视技术机构的建设,围绕做大做强技术机构谋化和争取上大项目、新项目,为地方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2年,争取贵州省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都匀)项目建设落户黔南,打破了黔南无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历史。该项目的建设围绕黔南茶产业来谋化,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得到了省质监局和黔南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省质监局也在检验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了倾斜,州政府在配套资金上进行了专门安排。目前,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今年7月份将通过验收。该项目的建成将对黔南茶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为加快全州质监技术机构的建设,该局积极争取将6个县级技术机构纳入了全省40个重点建设的县级技术机构大名单,通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进基层技术机构的建设。与此同时,该局高度重视技术机构基本能力建设工作,2013年实现了全州所有技术机构100%达到了《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的目标,确保了全州质监技术机构检验检测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据统计,目前全州技术机构授权检验参数达300多项、建标达23大类,技术机构的检验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执法监管 工作创新成效明显
近年来,该局以食品、农资、儿童用品、建材、汽车制动液等为重点产品,组织开展了“质检利剑”、“双打”等专项行动。2013年,全州质监系统查处违法案件385件,涉案货值1326.34万元,查办大要案件28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1件。大要案件数占全省的1/4。其中,都匀市质监局查处的贵州福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农业用碳酸氢铵冒用质量标志案,位列全国农资十大典型案例首位。办理“12365”投诉举报事项46项,全部按时办结。2013年全州系统没有发生撤诉、败诉案件,确保了全州辖区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的产品质量问题。
在全国开展的“双打”工作中,该局稽查局局长陈清华被质检总局评为“全国质检系统‘双打’工作先进个人”、被贵州省“双打”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双打’工作先进个人”,稽查局杨致高先后两次被评为贵州省质监系统“办案能手”。
近年来,黔南州质监局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查处和解决“四风”特别是行政执法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公开向社会承诺:“在执法过程中,对出现一般质量问题的企业做到首责不罚,不采取封存或扣押等强制措施,着重于引导和帮助;对出现较严重质量问题并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影响的企业按法律法规规定的下限进行处罚;对严重的假冒伪劣行为坚决打击”。实施“首责不罚”、“下限处罚”、“说理式执法”、“开门审案”等工作规定,以执法深化普法,以说理推进办案。一方面可以有效扭转和防止片面强调“罚款”的传统行政执法模式,杜绝“以罚代教、以罚代管、罚款放行”的现象,有力加强该局的廉政勤政建设,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推进法治质监、服务质监建设。另一方面通过重在宣传教育,帮扶整改等软措施来纠正行政相对人的首次违法行为,不仅能达到纠正违法行为的目的,而且充分体现了法律刚柔并济的力量和质监部门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管理转型 新起点再创新辉煌
垂管15年的巨变值得自豪和骄傲。质监系统1999年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垂管15年以来,质监职能在拓展、机构在增加,队伍在壮大,固定资产今非昔比。据统计,人员编制从垂管前的145名增加到现在的382名,人员增加近3倍;固定资产从162.11万元增加到目前的4172万元,是垂管前的25.7倍;技术装备从65.46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452万元,是垂管前的22倍;质监执法有了正式的编制机构和队伍等等。这些数据用事实说明,质监在垂管历史的进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不可替代的一支重要队伍和力量。
2014年,按照中央、贵州省委关于工商质监实行分级管理的决策部署,质监系统由垂直管理转为分级管理,质监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上新的征程。面对新的管理体制,该局局长潘海辉表示:“体制变了,但质监的许多工作仍然没有变,质监部门提高地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工作立足点没有变,我们将适应改革,顺势而为,积极探索与分级管理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促进黔南州实现‘提速转型、跨越赶超、富民强州、同步小康’再做新贡献、再创新辉煌。” (责任编辑:网编)